预警 | 宁波市服装协会2024年12月份外贸预警简报 2025年1月2日

美国对聚酯加工丝发起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Polyester Textured Yarn)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美国税号5402333000、5402336000。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1月2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2月12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2018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发起双反调查。2019年1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

据美国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涉案产品49.4万美元,同比上升20.9%。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中对美出口涉案产品48.8万美元,同比下降22.5%。

 

 

聚焦|巴基斯坦对华聚酯长丝纱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11月14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发布第ADC65/2024号案件的最新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聚酯长丝纱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2.13%~20.78%的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四个月。涉案产品的巴基斯坦税号为5402.3300和5402.6200。除另行延期外,终裁将于初裁发布之日起180日内作出。

 

越南25年纺织服装出口或达470-480亿美元,欧美日占比近6成!

近日,在关于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越南纺织服装协会主席武德江表示,2025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力争实现出口额达470亿至480亿美元的目标。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且难料,但越南纺织服装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布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越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政策环境和不断发展的经济态势,在纺织服装领域崭露头角。

2024年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有望达到440亿美元,增长11.26%,进口额250亿美元,增长14.79%;贸易顺差有望达190亿美元,增长6.93%。

在出口市场方面,欧美日三家占比达58.14%,将近6成,具体来看,美国仍是越南纺织服装的最大市场,出口额达到167.1亿美元,增长12.33%,占出口总额的37.98%;日本出口额达45.7亿美元,增长6.18%,占比10.39%;欧盟达43亿美元,增长7.66%,占比9.77%;韩国预计为39.3亿美元,增长10.36%,占比8.93%;中国为36.5亿美元,增长1.76%,占比8.3%;东盟为29亿美元,增长4.84%,占比6.59%。

 


武德江表示,上述结果主要来自纺织品成衣部门已善用从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家转移到越南的出口订单。过去期间,全球的消费没有增长;增长只是订单转移所致,因越南被选为2024年底和2025年订单转移目的地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就是出口企业良好满足进口市场的要求及适应能力。具体,今年前10个月,在纺织品成衣出口企业30强中,10家越南企业和20家外国直接投资(FDI)企业均良好适应于进口市场的要求。

对越南纺织品成衣部门增长具有巨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市场、客户和产品的多样化。目前,越南向世界104个市场出口。除了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国家和东盟国家等传统市场之外,越南纺织品成衣还输往非洲及中东市场。纺织品成衣部门的绝大部分企业已有明年第一季度并正在谈判第二季度的订单。

 

 

目前,越南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和孟加拉国。2024年,越南实现贸易顺差190亿美元,是1999年1.75亿美元的108.6倍。纺织服装行业员工超过300万名,为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安全稳定,提高财政收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

按照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发展战略,到2030年,越南将逐步从快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2031至2035年间,越南将实施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并完善国内价值链,参与全球供应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

 

预警丨出口这个东南亚大国注意!清关遭遇大魔王!

曾出口到印尼的外贸人或多或少了解过,当地有一个外贸人闻之色变的词,叫做“清关红灯期”

在印尼海关分为红灯海关和绿灯海关,红灯是印尼对本地企业的一种保护政策,如果某种出口货物在印尼海关红灯期的话,海关为了保护本地生产的类似货物企业,就会对出口企业货物进行严查,货物在海关处呆几个月是常有的事。

而红灯期一般在年底12月到第二年的3月,这时印尼海关会联合其它执法部门对进口清关进行严查,清关手续较之前需要更多手续,更长时间,如果操作不当,同时也会相应产生更多的费用,对于一些红色牌照的抬头,更是100%会查验。

今年的情况会更严峻一些。

今年全年,印尼多次销毁非法进口货物,包括衣物、纺织品、电子产品、陶瓷等。具体原因是,根据印尼方面披露,印尼进口的纺织品及纺织制品、服装及服饰配件、陶瓷、电子产品、化妆品、鞋类和其他纺织成品的BPS数据与原产国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原产国记录的价值为3.6亿美元,但印尼方面的记录只有1.16亿美元。

6月,印尼贸易部宣布将对从鞋类到陶瓷等进口产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关税,重启保护国内产业的计划。

7月,印尼正式成立整顿非法进口的特别工作组,监管的商品类型包括纺织品和纺织制品(TPT)、其他纺织品、电子产品、鞋类、服装、陶瓷,以及美容产品或化妆品。根据印尼官方的说法,特别工作组所集中打击的灰清或非法进口产品,它们在印尼的泛滥已经导致了巨大的贸易差额。

10月,印尼工业部宣布对16种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印尼国家标准(SNI),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和环境合规,涉及产品包括预应力钢丝、阀门、瓷砖、安全鞋等。

据相关从业者表示,目前印尼所有口岸进入“红灯”状态,各个码头、仓库陆续接收到力度空前的严查。

 

近期对印尼出口提示

 

然而作为东南亚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印尼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我们出口印尼时需要注意的,除了发货前收清尾款,还有以下这些:

1、针对不同的货物品类、数量,需要在发货前明确货物信息,务必与印度尼西亚当地客商沟通,当地的海关最新政策如何,该类产品是否会遇到清关阻碍。如有需要,还要结合有实力的目的港代理。

2、如果印度尼西亚客商没有相应的进口权,或者具备进口权但资质较浅,一般更容易被查验(取得进口许可证API,甚至是申请到了Master List,都不代表就能无障碍清关)。因此,可采用DDP操作,即采用一些资质较好的进口抬头代理完成通关。

3、无论是DDP还是DDU操作,建议在订舱时向船公司申请14 days free time of detention(14天免柜期),这样即使清关所需时间较往常长些,也可不产生或减少柜租。

到达印度尼西亚的货物必须在30天内完税。在雅加达港,货物超过期限后,将被送往有关监督机构的简易仓库,该机构隶属于国家港务公司。货物在那里可存放1~3个月,逾期不取的,在港务局的仓库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支付仓储费。对扣除了拍卖费用后的余额保留3年,3年后仍无人认领,则上缴印度尼西亚国库,货物在缴纳关税之前不允许退回。

4、印尼自2016年1月份起对于很多产品相当的严格,比如LED灯,机械(旧),机器(旧),纺织品等需要做SGS装柜前检验,需要在国外申请好了,发SGS NO.由承运人这边预约做装柜前检,那么目的港清关时被卡的几率几乎是零。

5、在国内就跟印尼买家确认相应的进口权和资质,然后明确装柜要求,最大限度在发货前做好工作,就能最大限度高效完成进出口相关工作。

6、出口货物与实际装箱清单必须一致,如目的港查柜发现货物与实际箱单发票,提单COPY不一致的话,那么产生的罚金也是相当昂贵的。有些客户习惯用简写,或是不列明细,出口其他国家没有关系,但对于印尼的产品,能有多详细就要有多详细。

7、发运前,务必通过专业的出口代理公司,审查清关单证,做好装船期的细致检验,尽量在装运前事无巨细,货物数量需要清点清楚,把可能发生的漏洞问题,尽量在起运港发货之前严格审核清楚后,再安排发货,最大程度避免目的港的麻烦不断。

8、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印尼FORM E的查证风险。

有做印尼市场的外贸人,请互相提醒注意!

 

Nike从中国进口产品比例从23%降至16%?特朗普新关税来了,服装企业和供应链将如何应对?

2024年12月1日,一则消息在服装和鞋履行业引发震动:随着特朗普重返总统宝座,其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高额关税的传闻甚嚣尘上,这让长期依赖中国制造的该行业紧张万分,因为新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彻底重塑他们的供应链布局。

 

关税为何引发恐慌?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宣称,对大部分外国商品征收 10% 到 20% 的关税,而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更是高达 60%。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推动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但实际情况却是,承担这笔关税费用的主体是企业而非外国政府。对于像 Nike、拉夫劳伦等知名品牌而言,关税的增加极有可能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这使得他们陷入两难困境:若提高商品价格,很可能会使消费者望而却步;若维持原价,利润空间则会被严重压缩。这种艰难的处境同样让沃尔玛、Under Armour 等零售巨头感受到巨大压力。

 

品牌悄然采取行动

为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不少品牌已未雨绸缪。Steve Madden 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比例削减 40% 到 50%,并将生产转移至越南、柬埔寨和墨西哥。Nike 也已将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比例从 2020 财年的 23% 降至 2024 年的 16%,如今其大部分产品都来自越南。拉夫劳伦同样在积极寻找替代市场,目前正通过拓展全球供应链来降低政策风险。然而,这些行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离开中国,困难重重

尽管品牌方试图多元化供应链,但要彻底脱离中国绝非易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尤其在纺织和高技能生产领域优势显著。一家小众品牌负责人曾直言:“中国的裁剪和缝制能力举世无双。” 这种技术优势在其他地方难以复制。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 32.6% 的纺织和服装进口来自中国,到 2023 年虽降至 22.5%,但中国依然是众多品牌不可或缺的生产基地。

 

新供应链: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越南、孟加拉、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家逐渐成为热门选择,一些品牌正在积极探索替代方案。2023 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总价值首次超过中国,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以外的市场。然而,搬迁生产基地并非一蹴而就,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质量以及控制成本都需要大量时间。而在美国本土生产,尽管从理论上可规避关税,但高昂的工资和严格的监管使其几乎难以实现。

 

行业未来走向何方?

当前,行业内普遍期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比预期更为 “温和”。但无论如何,面对更高成本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对于服装和鞋履行业来说,这不仅是对供应链的严峻考验,更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契机。如何更灵活地应对政策变化、怎样保持成本与质量的平衡,已成为每个品牌必须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全球化的供应链正面临重新洗牌,这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 “时尚制造” 的认知。

 

常规类面料的利润越来越小,更多的商家开始寻求创新道路,将目光转移到具有科技含量和功能性的面料上,这类面料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倒计时21天!12月30-31日上海,【NTMT第五届国际纺织新材料暨面料黑科技峰会】将以这些为主题展开前沿探讨,同时我们将组织产品技术展览,搭建交流平台,期待各位纺织精英的参与与交流。

 

2024年三季度北美、欧洲、亚洲纺织品服装零售市场

需求不足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通胀水平得到较好控制。但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叠加,增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更新报告,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2%。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居民消费表现出较强韧性,为经济软着陆提供支撑,预计明年经济增速为2.8%。欧元区则因德国和意大利制造业持续低迷,经济前景受限,明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2%。我国在一系列经济提振措施显效推动下,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可保持在4.5%。

今年以来,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通胀,总体上推动了经济宏观面逐步改善,虽然全球消费需求亮点不足,但总体仍保持了一定韧性,主要发达经济体纺织服装零售市场大体平稳。随着通胀回落,二季度以后多国央行开始放松货币政策,但流动性回升在未来能否持续发挥激活纺织服装零售市场的作用,尚待进一步观察。

 

北美洲重点市场

今年第三季度,美国通胀回落趋势稳固,通胀率由3月3.5%逐步降至9月2.4%,接近2%的调控目标,但就业水平出现超预期下行。为应对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于9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

在薪资增长、财政扩张和通胀下降的共同作用下,美国民众实际收入实现增长,带动服装消费保持韧性。今年1至9月,美国服装及服饰(含鞋类,下同)零售额累计达23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月当月,美国服装及服饰零售额为26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环比微增0.9%。

 

 

作为本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先行者”,加拿大央行自2024年6月以来连续四次降息。9月,加拿大通胀率降至1.6%,标志着后疫情时代高通胀结束,为该国经济稳定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速持续为负。随着货币宽松政策逐渐显效,6月起服装零售额止跌回升。今年9月,加拿大服装及配饰零售额达35.5亿加元(约2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环比略减少0.8%。

 

 

欧洲重点市场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0.9%。尽管较第二季度略有提升,但整体经济表现仍低于预期。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冲突的负面溢出效应及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持续抑制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动能。

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带动欧元区通胀中枢总体下移。9月,欧元区通胀率降至1.7%,这是三年来首次低于2%。受欧洲通胀降温、欧元区经济活动持续疲弱推动,欧洲央行10月进行了年内的第三次降息,意在进一步刺激消费复苏。

 

 

今年9月,法国通胀率降至1.1%,与此同时,工资水平仍保持增长。三季度法国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消费额达124.1亿欧元(约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受寒冷天气和雨季来临影响,9月纺织品和服装相关消费显著回升,同比增长8.8%,环比增加6.2%。疫情以来法国民众消费心态发生转变,家庭储蓄率持续提高。通胀水平恢复正常化下一步或将提振当地消费者信心,为释放居民购买力奠定基础。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7%,但此后增速逐渐放缓,第三季度GDP环比仅增0.1%。9月,英国通胀率为1.7%,降至三年半来最低水平。在英国经济增长乏力、居民生活成本较高的背景下,通胀回落为英国央行实施降息政策提供有利条件。

前三季度英国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零售额呈逐月上升态势,共计141.9亿英镑(约180亿美元),同比微增0.7%。9月当月英国纺织服装相关零售额同比增加3%,环比上涨25.6%。

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得益于家庭消费(包括服装消费)和政府支出的增长,今年第三季度荷兰GDP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1.7%。同期,荷兰服装零售额保持正增长,7至9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4%、2.3%和8.3%,推动了整体零售额的上升。

 

亚洲重点市场

日本内阁府近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年化增长0.9%,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其中,占经济总量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9%,连续第二个季度保持上升势头。9月,日本核心通胀率放缓至2.4%,稳健的工资增长为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日本居民消费持续回暖。

今年上半年,日本纺织品服装零售同比增幅持续为负。随着消费需求逐步恢复,6月相关零售额由负转正。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织物、服装和配饰零售额达19840亿日元(约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前两季度明显加快。其中,8月和9月服装相关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达10.9%和10.8%。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供给端逐步恢复,得益于政府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纺织品服装零售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然而,消费动能仍显不足,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至9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0225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自7月服装相关商品零售额触底后迅速回升,10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达13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为服装零售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今年前三季度,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展现出新零售模式在激发消费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洋洲重点市场

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澳大利亚第三季度通胀率降至2.8%,创三年半以来新低。同期,澳大利亚服装、鞋类及个人用品零售额达90.7亿澳元(约59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3%。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西兰通胀率回落至2.2%,为新西兰央行11月进一步实施大规模降息提供支撑。同期,新西兰服装、鞋类及配饰零售额为11.1亿新西兰元(约6.5亿美元),同比下降4.4%,降幅较前两季度进一步扩大。新西兰服装零售行业亟需政策支持或市场刺激以加速复苏。

 

 

其他地区重点市场

今年9月,受食品和住房价格上涨影响,巴西通胀率升至4.4%,高于上月的4.2%,通胀压力犹存。1至9月,巴西织物、服装和鞋类零售额呈波动上行趋势。在8月同比增幅达到5.8%的峰值后,9月服装相关零售增长显著放缓,同比增幅仅为0.7%。

9月,南非通胀率为3.8%,降至近4年来最低水平,燃料价格下跌是通胀放缓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南非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皮制用品零售呈现波动,整体缺乏明显涨幅。9月当月,南非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皮制用品零售额为138.3亿兰特(约7.6亿美元),同比下降5.5%,降幅进一步加深。尽管通胀下降有助于提升消费者购买力,但当前南非经济增长乏力及高失业率等结构性问题仍对服装零售行业构成挑战,制约了市场复苏的步伐。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聚酯再遭美国双反调查

近日,中国聚酯再遭美国双反调查,在美国这样一个织造产能几近凋零的国家,却重提双反调查,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中国聚酯再遭双反调查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Polyester Textured Yarn)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美国税号5402333000、5402336000。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1月2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2月12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聚酯应用领域广泛

事实上,这并非美国首次针对聚酯加工丝发起双反调查。早在 2018 年 11 月 8 日,美国商务部就已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聚酯加工丝启动双反调查,并于 2019 年 11 月 14 日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时隔五年,美国再度启动该项调查,这不禁让人疑惑,聚酯加工丝究竟有何特殊 “魔力”,竟屡屡被美国 “盯上”?

聚酯加工丝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多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纺织行业中,聚酯加工丝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服装、家纺产品以及各类装饰品。此外,它在工业领域也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制造机械零件、过滤材料和绝缘材料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聚酯工业丝产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能几乎占据了全球总产能的60%,稳居全球首位。

 

聚酯双反影响不大

聚酯产业固然重要,但对美国这样一个几乎已经把基础织造产业完全流失的国家而言,再次掀起对中国聚酯的双反调查显得有些没有必要。据美国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涉案产品49.4万美元,同比上升20.9%。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中对美出口涉案产品48.8万美元,同比下降22.5%。

 

一年几十万美元的金额,基本只是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织厂几个月的用量,根本没法对我国聚酯产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更多的则是象征意义。

 

关税大棒将会落下

在美国政府换届之前,可以明显感受到,现任美国看守政府正在将能够打出的牌都打出来,甚至连聚酯双反这种几乎只存在象征意义的内容都拿出来说事。

而未来,在特朗普当选以后,如果真的想复兴本国制造业,和很多国家一样,从头开始最好的产业依然是纺织业,这就很难绕开涤丝,但如果再次启动双反调查,明显会增加未来美国重新建立制造业的难度。

相对于聚酯的双反,纺织人最担心的还是加征关税的问题。

从特朗普接受以及其新任内阁成员的采访内容来看,关税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外交筹码与手段,而并非真正想要依靠关税达成某些具体目的,关税内容也从最开始的60%,变为后来的增加10%。且从美国即将上任的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采访内容透露,如果真的选择加征关税,采取的形式更大可能是每月小幅增加的形式,这样能够降低加税对民众产生的影响。

但无论怎么说,对中国聚酯的双反调查是一个标志,对于未来可能到来的关税大棒,放弃幻想,尽力寻找产能消化的方向总是不会错的。

保护本国纺织服装业,墨西哥将对100多种进口纺织品征收35%关税

近日,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宣布,将对100多种进口纺织成品暂时征收35%的关税,以保护墨西哥纺织和服装行业。

对100多种进口纺织成品暂时征收35%的关税

埃布拉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部分纺织品进口征收的35%关税将适用于138种额外的“制造 ”或纺织成品。该关税将针对从与墨西哥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产品。

埃布拉德表示,对138种新增纺织品征收35%关税是对4月份征收35%关税的纺织品清单的“补充”。今年4月底,墨西哥对从未与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500多种商品征收5-50%的关税。

埃布拉德12月19日还宣布,将对17类未完成的“纺织品”征收15%的关税。15%的关税也将“补充”今年早些时候征收的关税。墨西哥正在“增加禁止进口的纺织产品名单”。一些公司将某些纺织品作为最终出口商品的投入品进口,但实际上却在墨西哥原样销售,从而逃避纳税。

 

墨西哥正寻求减少对亚洲国家进口的依赖

埃布拉德称,临时关税的有效期将持续到2026年4月22日。新关税的宣布正值墨西哥寻求减少对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进口的依赖,并加强国内生产之际。墨西哥是否会对来自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其他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还有待观察。一个潜在的目标可能是中国的电动汽车,这些汽车大量进入墨西哥,引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担忧。

据墨西哥经济部称,2023 年中国是墨西哥纺织品的主要供应国,出口额达46亿美元。据了解,新税收政策不适用于与墨西哥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尤其是墨西哥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因此,美国的纺织品进口将不受该政策影响。

数据显示,2023年墨西哥主要的纺织品进口来源国包括中国(46亿美元)、美国(32亿美元)、越南(6.65亿美元)、孟加拉国(5.95亿美元)和印度(4.72亿美元)。尤其是通过Shein、Temu、AliExpress等电商平台进口的低价纺织品在拉美市场的增量影响显著,这也是墨西哥政府出台这一新政策原因之一。埃布拉德称,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来自低价市场的进口纺织品,墨西哥政府强调,这些措施针对的是特定类别的产品,而不是针对某个单一国家。近年来,墨西哥纺织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8%,并失去了79,000个就业岗位,因此这一税收政策的出台旨在保护本地产业和就业。

 

哥伦比亚对华聚丙烯无纺布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4年12月23日,哥伦比亚贸工旅游部在官方公报发布第411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每平米重介于8克~70克的聚丙烯无纺布(西班牙语:tela no tejida fabricada a partir de polipropileno de peso desde 8 g/m2 hasta 70 g/m2)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以最低限价的方式实施反倾销措施,当进口涉案产品的报关离岸价(FOB)低于最低限价2.58美元/千克(净重)时,将征收相当于最低限价与报关价差额的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涉案产品的哥伦比亚税号为5603.11.00.00和5603.12.90.00。

2024年3月7日,哥伦比亚对原产于中国的聚丙烯无纺布启动反倾销调查。2024年5月27日,哥伦比亚对该案作出初裁,初步裁定暂不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反倾销调查。

原文:

https://www.mincit.gov.co/mincomercioexterior/defensa-comercial/dumping/investigaciones-antidumping-en-curso/tela-no-tejida-2024,

https://www.mincit.gov.co/getattachment/835621e0-9ecb-44c4-9d5f-497609140616/Resolucion-411-del-20-de-

 

创建时间:2025-01-17 14:29